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皇甫鸿达 4小时前 :

    When she loved, she loved fully. when she hugged, she squeezed the life out of you. When she laughed, the ground shook.

  • 琪蓓 2小时前 :

    丹叔的邦德生涯告别之作,于我而言实为最有感觉的一部007(尽管全片更近于[幽灵党]的后续收尾),因为007终于完成了从神到人、从冰冷机器到血肉之躯的转变。或许,永生不死与风流无情终会腻味,为爱赴死与接受命运才是邦德最另类又最完美的结局。尽管节奏把控不佳,反派羸弱(神秘岛屿上亦无任何高科技与大招),动作场面缺乏亮点(惟有两场追车戏稍刺激,其他便只有子弹自动绕身而过、例行公事般的枪战进击),但我们还需要更多早已在其他动作片中屡见不鲜、层层升级的奇观吗?无论如何,克雷格对邦德的最后演绎足够真实、动人。开篇即为女性回忆视角亦是突破,蕾雅·赛杜成为破格延续两部仍不死的邦女郎虽为部分人所诟病,却意外地令我第一次喜欢上她。私人定制的基因技术纳米机器人病毒很新冠。"我给你讲述一个名叫邦德的男人的故事。"(8.5/10)

  • 门梓菱 8小时前 :

    挺不错, 配角们也很有意思;感觉结局比开头拍得好~ 不是强行在一起,这一点处理的很好

  • 欣梦 7小时前 :

    谢谢了007太不是我的菜了。lea我真是烦死了,演技怎么还是那么差,感觉每个画面都只是在找光 和觉得自己好美,errrrrr。女儿长得不好看也就算了,演的也不知道是什么鬼,永远一副呆脸,出现一次出戏一次,说她perfect怎么让人信。反派见谁都要攀个相似,动机也莫名其妙,最后好好的不去卖货,一个人跑上来给他下毒,想啥呢这倒霉孩子。从头到尾都老套,邪恶科学家一定是俄罗斯的,黑人女性是厉害的陪衬,英美仍然是爸爸什么都不用交代就炸人日俄也没掰扯清楚的岛,errrrr。哦还有dna当武器这回事大概早就不只在电影里了,能不能不要跟风去找来历不明的公司做检测…

  • 问秋彤 8小时前 :

    虽然很典型的的套路 但穿过厨房那一刻看见眼泪 真的感动到了 梦之所以是梦 就是因为不真实

  • 玥彩 7小时前 :

    影片质量比我预想的要好不少啊,笑也能笑出来,哭也能掉下眼泪(安东妈妈葬礼致悼词那段)。影片的笑点还是不少的,笑得最开心的是爆炸头妞找过安东后,安东妹夫直接说要一起上洗手间那段,真的笑死我了!我是比较满意影片质量的,推荐大家观看!我给4星7.8分!

  • 生寻琴 8小时前 :

    主题是 丹尼尔·克雷格 这版恒久不变的【真爱、秘密、背叛】。

  • 栋逸 8小时前 :

    丹尼尔·克雷格这一届007,最出色任务,我觉得是烘托了一票出众反,如本片的拉米.马雷克,如皇家赌场之麦斯·米科尔森,如量子危机之哈维尔·巴登。//不管什么英雄,侠客,可以有美人,但绝不能有娃,有娃必死,这是铁律,也是逃不出的编剧套路。

  • 水问风 3小时前 :

    这个剧本真是太庸俗了,制造绝情散的反派棒打鸳鸯感觉是武侠片里的剧情。美女都是走马灯工具人,古巴大美女打完就消失了?风景也乏善可陈,挪威那么美拍出来就这? 唯一的亮点是终于给Q摆正了取向,茶具加蒸笼深得我心。

  • 路清韵 8小时前 :

    好莱坞其实回归这种纯粹挺好的,非常娱乐非常简单,有点造梦,又紧紧抓住“简朴的美好”,这至少是我们最早熟悉的那个好莱坞。不要故弄玄虚,做好原汁原味的“美国梦”,还电影以最本质的造梦功能就好,这种简单的东西看看很开心的,难得了现在。好莱坞,就是干这个的。

  • 满敏叡 0小时前 :

    剧情应该是很老套的,演技应该是很老土的,但是观看的时候放松,舒适,一口气看完了。是一部好的电影。

  • 歧志尚 1小时前 :

    丹叔的邦德生涯告别之作,于我而言实为最有感觉的一部007(尽管全片更近于[幽灵党]的后续收尾),因为007终于完成了从神到人、从冰冷机器到血肉之躯的转变。或许,永生不死与风流无情终会腻味,为爱赴死与接受命运才是邦德最另类又最完美的结局。尽管节奏把控不佳,反派羸弱(神秘岛屿上亦无任何高科技与大招),动作场面缺乏亮点(惟有两场追车戏稍刺激,其他便只有子弹自动绕身而过、例行公事般的枪战进击),但我们还需要更多早已在其他动作片中屡见不鲜、层层升级的奇观吗?无论如何,克雷格对邦德的最后演绎足够真实、动人。开篇即为女性回忆视角亦是突破,蕾雅·赛杜成为破格延续两部仍不死的邦女郎虽为部分人所诟病,却意外地令我第一次喜欢上她。私人定制的基因技术纳米机器人病毒很新冠。"我给你讲述一个名叫邦德的男人的故事。"(8.5/10)

  • 靖沈然 3小时前 :

    看的很感同身受,邦德一个打工仔,他想要休息,但他休息的时候只会感到空虚,他只有死了才能停止工作

  • 矫雨雪 4小时前 :

    2022年看的第19部电影《替身演员》:现在的主流zz正确是去批判“躺平”、“佛系”、“安于现状”的人群,似乎加入内卷才是版本正确,可生活真是如此?,男主一家的生活,是心存善良地努力生活,这样的生活,普通又美好,这样的生活,是向往的生活。——选角都很耐看,剧情推进有点无厘头,但是温馨而有趣,很温暖的一部电影。

  • 营华清 9小时前 :

    在有限的命題作文範圍內還是玩出了一些漂亮的符號。開場戲沉入「水」面臨死亡威脅的女主,與系列開篇〈皇家賭場〉在水中死去的女主的呼應,以「秘密」串連起邦德的過去與現在。然後幽靈黨把象徵回憶「幽靈」的墓地炸掉,推著邦德往前走。被逼至角落的兩人,響起的「喪鐘聲」,預示和平美好生活終將會結束。古巴一段,和新手特工穿越全是「監視器」的街道,與火光亮起的「卡斯特羅」塗鴉形成對照,闡釋了邦德的命運:怎麼樣都能被監視和找到的邦德,根本不存在理想中的「自由」,所以孤獨的殺手一定要被詛咒,無法回歸家庭,用死亡來完成獻祭。不過被剝奪「007」代號的他,終於真正為自己和家人而戰,不再是虛偽政客們手下拿來維持秩序統治的棋子。當他把手錶交出去,他不再有「時間」,於是No time to Die,沉入水底完成收尾呼應。

  • 霞梦 9小时前 :

    家长里短 鸡毛蒜皮

  • 红霞英 1小时前 :

    男主是为了剧情需要也好,为了逻辑靠谱也好,长成这样,实在是想扣分。别的都很好,女主太有戏了!

  • 藩幼荷 7小时前 :

    1. 畫面質感好,劇情算緊湊,兩個半小時很容易就過去了;2. 作為Oscar影帝(水分挺高的一屆),Rami的表現實在沒法令人滿意,沒演出層次來;3. Ana的美真是上承夢露,完美融和了性感和甜美,可惜戲分太少;4. 結局挺震撼,譴責在短評劇透的人,事先被爆雷的話,觀感肯定差好遠;5. 穩妥四星的電影,各種原因下可以多打一星。

  • 香楠 2小时前 :

    三星半。结局确实没想到,但还蛮不错,很温馨的一部片子

  • 满子宁 7小时前 :

    3.5 比起電影本身,更有趣的是怎樣看待這部商業電影作為荷里活最頂級的電影工業和大英愛國文化輸出的全力支持下的產物。某程度上來說很主旋律,和另一個打不死系列職業特攻隊最大的分別就是,James Bond這個符號並非只是明星制度的產物,也不是現在米老鼠超英片那種借漫畫外殼打造遊樂場帝國的流水線生產,而是折射了冷戰時代至今大英帝國在衰落的餘光下嘗試抓住舊日光輝的國民自尊心。所以Bond必然是父權的象徵,Bond女郎如何現代女權化甚至成為另一個007也只是男人的襯托,甚至故意模糊國籍的反派即使找了個人特色很強的演員,最重要的只有Bond,還有最後女王陛下的戰艦。不過還是要誇讚導演和演員,動作設計比Marvel之流強多了,美術(冰湖/毒島)明顯下了心思,劇情套路但接近3小時的片長毫無悶場,福永值得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