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剧情 汽车销售商伊万在家中发现一个小窃贼,出于同情答应开车送他到比利时和法国的边境,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古董汽车交易商伊万四十出头,正到了更年期易怒的年纪。一天他在家里活捉了入室行窃的小偷埃利。奇怪的是,伊万并没有对埃利动粗。相反,他对埃利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并答应开着他的老雪铁龙载埃利回他父母家。穿过迷人的乡间小道,这两个奇人开始了一段异乎寻常的旅行…… 评论 带着适度的悲哀情绪,“黄金国度”——多么讽刺的片名——极尽搞笑而感人至深。这主要归功于两位主人公之间逐渐建立起的奇特关系。 ——《电视剧场》 一种新型的公路电影:荒诞、悲剧性的、滑稽而感伤,让人不禁爱上它。 ——《世界报》 《黄金国度》是一部动人而充满温情的电影,很难得,她没有牺牲自己的真挚和谦逊去迎合如画的风景和有趣的民俗。——《影视迷》 鲜见的故事,高潮在主人公失礼的言行那里突然到来。电影所见证的氛围和爱是极具分量的。 ——《人道报》 这部有些疯癫的公路电影将灰暗而令人哀伤的平原风景变得焕然一新,……维系两个主人公之间的奇特情感很有感染力,我们真的和他们一道“在路上”。 ——《地铁报》 伯利·兰内尔知道如何通过微妙的点滴将一剂美丽的诗意注入电影。《黄金国度》,这是个小小天堂! ——《她》 幕后制作 【导演其人】 《黄金国度》由比利时著名多栖影人伯利·兰内尔自编、自导、自演,这是兰内尔的第二部剧情长片,也是他的第四部电影作品。这位1965年出生的比利时导演是一个多面手。在凭借出演比利时系列剧《Les Snuls》一炮走红之前,他是个自学成才的画家,参与了大量的电影幕后工作。成名之后,他开始导演电影,偶尔在土耳其和法国的电影中露个面。2005年由他导演的《超级新星》荣获了当年柏林电影节的国际同盟艺术电影奖,2001年执导的短片《穆诺》则在当年多伦多国际青年影展上一举摘得最佳国际短片和国际影评人费比西特别提及等三项大奖,是比利时影坛颇有希望的青年全才之一。 El Dorado是西班牙语“黄金的”意思,它原本是南美部落的一个传说故事,主人公是一位腰缠万贯的帝王和他的国家,后来逐渐流传为“黄金之城”的传说,引得众多西班牙殖民者前去寻宝。 【故事缘起】 电影的想法来自导演伯利·兰内尔亲身经历的一个真实事件:一天夜里,当他回到家时,正巧撞上了入室行窃的两个贼,一个躲在床下,一个躲在书桌下。“这是生活中你不大会经历的时刻。我们三个人各自怀揣着各自的恐慌,经历了一夜长谈。”以这个离奇事件为原型,导演构思了电影故事,“各种各样的琐事汇集在一起,赋予这个故事以血肉,使故事日益丰盈起来。伊万和埃利的冒险是一个真正的小说,它将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和那些纯属虚构的时刻糅合在一起。” 电影名字取自西班牙语El Dorado,它原本是南美部落的一个传说故事,讲的是一位腰缠万贯的帝王和他的国家,后来逐渐流传为“黄金之城”的传说。借用这个片名的隐喻,导演想寻求的是心灵的黄金之城。“将悲哀的无限与无限愚蠢的场景结合在一起,布利·兰尼尔斯想导演一部喜剧片,并且挖掘某种深度和人性。” 【镜头前后】 在写作剧本时,导演从未想过扮演伊万这个角色。是制片人雅克-昂立·布隆卡尔想出了这个主意,并说服了伯利·兰内尔。实际上,伯利所写的这个人物无疑有着他另一面的性格。于是,我们可以在镜头前和镜头后发现伯利的身影,导演说“这近乎疯狂的经历多亏有我的团队才得以可能。然而对于我来说,看到自己穿着短裤,站在河中间,无休止地出现在镜头前,这让我很难判断样片的质量。” 电影取景于比利时的布隆地区,伯利·兰内尔为影像选择了一种色彩盎然而明亮的风格。在伯利的广角镜头里,这片素来灰暗而令人哀伤的平原风光看上去竟有一番美国西部或是南美大草原的色彩。导演说,“我想摆脱比利时灰暗而令人悲伤的影像,我想让自己快乐。” 至于为何将这样一个故事拍成公路电影,导演坦承,这源于儿时的经验。“在我小时候,每个周末,我们都在Calamine-Bastogne地区打一个来回,去看望我的祖父母。每次旅途中,我都贴在窗上,望着扑面而来的风景,汽车就像一个蚕茧将我包裹在其中,这是一种幸福。 【电影原声】 从写作到剪辑,导演还参与了音乐的创作。音乐是这部电影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很幸运我认识了雷诺·梅耶尔,他所创作的激烈而起伏的音乐高潮部分正好符合在我创作剧本之初脑袋里的预想。此外,安皮耶尔勒和科昂吉桑创作了一段美得让人目瞪口呆的旋律。我的朋友史蒂芬·李贝斯基也给了我他的音乐小品。为了将这些整合到一起,我们买断了我非常珍惜的这三段音乐的版权。所有这些才成就了这盘原音带,有力而迷人,就如我一直所梦想的那样。” 花絮 · 第61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入围作品 · 本片代表比利时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角逐

评论:

  • 南曼辞 5小时前 :

  • 卫子玉 0小时前 :

    在美国政治经济变动的时代里,看到人精神的追求,以及消费浪潮的反扑。

  • 卫国宁 5小时前 :

    4.对新自由的欲望的追求

  • 公叔俊达 1小时前 :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为爱浪迹走天涯, 荒废小镇守空闺。 大部分人很难感同身受,与其说是观察到一群漂泊在外、与世无争的群体,不如说感受到更多的衷情、洒脱、果敢、自由、积极,following your heart. See you down the road. 个人体验:OST在最后略喧宾夺主,充盈得太满乃至于都要溢出来的感觉。

  • 建平心 7小时前 :

    看到弗兰一次次行走在旷野里,原本以为是她选择了孤独也接受了这种孤独,看到后来才知道她是被困在精神的孤域里难以逃离,用流浪填补自己心里的空洞。Nomad在物质上抛弃了束缚,然而精神上的负担却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看得人喘不过气。75岁的斯万基回忆起曾乘着皮划艇在爱达荷的河边看到的画面,一只白色鹈鹕落在艇上、有上百只燕子飞翔在空中、河面的倒影、雏燕的蛋壳从悬崖落到水面,她是在世界上认真活过的人,他们的生命里都带着对自然的感悟力,他们都是诗人。人生无永别,我也相信有缘总会再见的。See you down the road.

  • 吾琳怡 0小时前 :

    后来这个老太太被人举报,警察也来过禁止她在公园停车场过夜,她只能去附近的小学,或者在山坡的拐角过夜。她在公园附近待了快大半年,每天都会从车子里抖出来装fast food的棕纸袋的垃圾。车后座是几乎她所有的家当,乱七八糟堆着也像垃圾。最近一直没有见过她了,但愿她还好。

  • 怡格 8小时前 :

    想起了《美国甜心》,想起我们这一代人,这是我们的未来吗?

  • 卫亚利 5小时前 :

    有点raw的画面质感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看的版本问题,刻意超出画框的大头和远景交替的镜头语言与意图抒情的叙事和媚俗配乐并不和谐。亚裔,全球化之衰落,现代化之过失,环保自然。政治正确到恶心,金狮给这么个片

  • 姒米琪 7小时前 :

    第一次真切从电影中感受到 原来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真的值得被拍成一部电影啊 我们真的可以做主角诶

  • 尹彭薄 5小时前 :

    其实本质上,关注和表达视角挺中国人的。想起了当初进藏路上的一些驴友们,还有朋友圈的“职业旅行者”。在路上,对有些人是体验人生的一种方式和一个阶段,对有些人则是内心疗愈的不能停止的精神药剂。

  • 奚忻慕 0小时前 :

    今年的NYFF有点可怜,但是Nomadland在汽车影院观影体验可能更胜于传统影院。一个无依的人,串起更多漂泊的故事。科恩嫂的克制,广袤的风景,自然的音乐,观感很舒适。对于赵婷这是又一次突破,对于公路片,似乎也没有什么新意。Drive-in观影加一星

  • 岚格 8小时前 :

    【补标】210612 太像了太像了,哭不出来,因为太像了。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只是我比女主多了房间,却少了自由。美国电影拍摄流程就鲜少出现欧洲片的灵性,因为设计感太重,很多“灵气”都是在导演充分创作自由的情况下现场发挥的,所有镜头设计好,拉一票工作人员流水线式拍摄模式,往往就少点神来之笔。

  • 振泽 9小时前 :

    感情落脚点被角色直接讲出来,这很扣分。。剪辑节奏重复,每个段落卡点很准,配乐也是。。印象最深的是亚马逊的巨型仓库

  • 乐葛菲 5小时前 :

    两个字:自然。影片的主要元素很美国,房车、公路、营地、流浪等等。但和那些为了反叛或逃避的文青式“在路上”不同,主角的流浪很自然,这就是她的生活本身,尽管她有她的落魄和孤独,但并不可怜。正如她和小女孩说的,她是houseless,而不是homeless

  • 单于浩漫 6小时前 :

    后劲太大了!see u down the road.

  • 向朋兴 1小时前 :

    电影从头至尾的那种悲伤和执着深深打动着我,生命中那些来来去去的人们,不管去了哪里,不管是短暂的还是永远的,都记得在告别时说一句I'll see you down the road,总有一天会再相见,而那些一起经历的往事,或美好或残酷或悲伤,都会一直留在那片广阔无垠的天地里,永远都在。很爱本片的摄影!#NYFF58#

  • 于夏瑶 0小时前 :

    无法承受巨大的失去所带来的悲伤而选择上路,因为在路上没有final goodbye,总抱着希望迟早会再相见。献给那些不得不上路的人,祝福那些没有经历过这种悲伤的人们永远不要有这样的经历。

  • 戢涵衍 0小时前 :

    很有质感的一部作品,改编自美国记者杰西卡·布鲁德2017年的非虚构作品《无依之地:生存在21世纪的美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一个失去爱人又失去居所的女人不得不上路,经历了露营窘境,也体验到大自然的美与惬意。路上有各种原因飘在旅途的游民,一次次相遇别离重逢,她得到成长和治愈,逐渐放下过去,重拾自由精神,拒绝宗教、家庭、爱情,独自走向新生活之路。导演虽是华人,但显然已真正融入美国生活,非常了解当地文化与民情。正如导演在采访时说的“电影中充满社会评论”,这部片子不仅捕捉到美国游民的真实状态,更是冷静客观展现出金融危机后,失业对美国底层摧毁性的影响,暗示养老金亏空现状,以及消费主义背景下,房贷带来的泡影,甚至通过YouTube大V之口直指美元暴政……影片表现出反抗资本,期待美国开拓西部精神的延续。

  • 戚娅芳 6小时前 :

    可能是由于电影中大部分角色都是真实的,这部电影又给了我一种半纪录片的感觉。我从未接触过这种houseless的生活,看完在震惊之后也只能失语。但我觉得最值得提到的一点是,导演在处理这些角色和情节时,并没有对他们或是社会作任何的道德批判,拍摄的镜头也多是平视(除了亚马逊,它实在是太大了)。它展示了这些“打工人”在被社会抛弃后的另一种可能,这也使得这部08年金融危机背景的电影,在现今的形势下有着特别的意义。

  • 丛蕴美 9小时前 :

    有种海边的曼切斯特的丧感,却又比曼切斯特更积极。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