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嵇泰清 7小时前 :

    Colman真的好厉害,那种有很大能量的女人表现得好生动,但是片子节奏就像一些刻意放大的诡异细节,有点失控,反正看了我心里很难受。憋死了。

  • 斯子蕙 0小时前 :

    一个值得注意的历史机遇是,更多《暗处的女儿》被历史浪潮冲上岸,成为《新手》导演——在主导和把握自身航线的同时,也在引领他者进步。在这部处女作里,女主的身份颇为有趣:她既是一位作家也是一名观众,她在写小说的同时脑海里也在过电影。为此,虚实间的那堵墙就此打通,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小说家如何在一个电影空间里将和自己有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织在一起,并将那些已然腐烂的,却又依然鲜活的记忆再次落脚于当下的全过程。开篇就是一场梦,当服务生出现时,作家已彻底坠入到了无边无际的历史长河当中,品尝着五味杂陈的过去。然而,无论曾经的岁月多么苦涩和不堪回首,最终都要凝结成一款入口即化的冰淇淋。倘若书写者自己满意,自然会将爽口的橘子分你一半。最终,这些能够唤起死去记忆的碎片成了明灭的灵感,被敏感的读者捉进了自己的生活。

  • 戈哲圣 2小时前 :

    看上去只是拍给当妈的人看的。这48??sorry我一眼看去以为快60了…

  • 卫钟 7小时前 :

    母亲和女儿,女儿和洋娃娃,镜头语言有表面新鲜好看拿起却腐烂变质的水果。Leda发现身边的所有父亲几乎都始终缺席,留下一个尖叫吵闹充满哭泣声和崩溃时刻的母女关系,“she is ruined.” 光辉属于和陌生女人共同高唱意大利语歌、互相亲吻赞美的Leda,属于发现自己obliged to 寻找自由的Leda,也属于被困在糟糕的母女隐喻,离开孩子或苟延在生育里的所有母亲。ps 女二变妆造忽然好美,配乐好恰当,想看费兰特原著。

  • 乌琼华 1小时前 :

    作为生活中只担任过女儿角色的我,来看这部电影,那种对爱的回应的渴求无果,强迫症般,多么熟悉,如此窒息。本想可怜被孩子玩弄的手中的娃娃,却赫然发现她对着娃娃叫妈妈,而这个被蹂躏的娃娃却又被女主偷走尝试修复,一个又一个的连环,一圈套着一圈,这就是作为女性永远也逃脱不了的人生困境。可笑的是,虽然家是所有一切的罪魁祸首,但家依旧是那个落荒而逃的你的避难圣地。

  • 帖辰皓 1小时前 :

    文青不建议早婚早育 尤其是轻松就能吃饱饭整天闲出屁没事就爱拷问灵魂找自己的欧美人民

  • 初爵 4小时前 :

    说实话如果是我一个人去度假遇到这样一大家族的人,当天我就会想连夜逃跑

  • 在幻玉 1小时前 :

    3.6分。 看电影之前不知道埃莱娜·费兰特参与了编剧,所以总感觉有种熟悉的故事结构和人物色彩。在知道这是《我的天才女友》的作者写的故事之后,很多不太明白的点基本都能迎刃而解。 片子虽然讲述了一个中年女性的假期旅行,但并不是一个常规的故事,这里面有摸不准的危险和恐惧,也有命运相似的年轻母亲,还有各种或亢奋浪荡,或颓唐温良的男性角色。这些捉摸不定的情绪,在女主角对女儿的思念和愧疚,厌恶和爱恋之间来回荡漾,共同交织一位母亲的复杂面相。

  • 妍华 9小时前 :

    配乐很喜欢。少年的无知少年的热血都很美,然而在混世容易被吞噬,和迷失。

  • 文端敏 9小时前 :

    7/10.

  • 允晶燕 3小时前 :

    风格类似《南国,再见南国》,无比贴近现实而且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相比前者还多了一层对于青春无畏的伤怀,阿国的死既是时代的悲剧又像是一种宿命,唉!少年阿,何时才能让骚动的内心安静下来……

  • 厚歌阑 2小时前 :

    拒绝是言不由衷,宽容是舍弃,清醒的人才会迷失。因为她/他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同时也深知生活公平,能真正满足的事不会多。但正是由于这样的迷失,和曾经勇敢地迷失过,生命才在扭曲里继续顽强,我们也因此更义无反顾地爱着它。电影超越了对母性和母亲在角色层面的简单探讨,就像侯麦《秋天的故事》讲的是爱情又不仅仅是爱情一样,生活拥挤但人生总有更广阔的空间,而自私和爱都是自己身体不可分割一部分。所以,重要的不是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怎样去做。

  • 告妍丽 8小时前 :

    哎哟,这片看完真是让我大为感慨,胸口堵着一堆话想说,短评算是写不下了。letterboxd见吧。

  • 慕盼晴 6小时前 :

    我猜韓寒應該是沒看過這片,否則也不會直到看了《賽德克‧巴萊》才對台灣電影改觀。

  • 姜浦泽 6小时前 :

    (8.0/10)相当惊艳的处女作了,金球导演提名看来确实。女主的一生本身就有问题,对旁人的刻意疏离。对背包客的担忧、对老教授的恶意揣测、对自己母亲的回避、对当地家族的恶意、偷窃娃娃后时刻以为总有奸臣要害朕的联想,这些行为的极端结果也意味着抛弃家庭尤其是孩子的必然。而这次度假中从妮娜母女身上看到的自己的过往却恰恰治好了心结。这是一条可能不大会被凸显的暗线。而最明显的区别是,吉伦哈尔搭配科尔曼让我们看到了几乎所有男性导演电影中无法出现的女性视角,主要是那些碎片化的日常生活的处理。你也可以说吉伦哈尔是在用情绪替代行动来表现这位女性,但男性导演们使用情绪时会明显不同。以及,这个意义上,我一直觉得毕格罗是生物性别为女的“男导演”,而不是“女性主义导演”。

  • 彤帆 4小时前 :

    精彩的开篇后,到结束也没出现我期待的类型元素

  • 延正志 1小时前 :

    不停跳跃般的闪回和涌出屏幕的特写镜头的视听语言制造的眩晕感让观众反而更加感同身受。故事的呈现方式诗意又美味,女导演的个人风格太强了。一部女性主义电影。学术和家庭生活对年轻的Leda并不是一种平衡,而是从责任的重负/桎梏中真正地解脱出来回归自我。而comeback to me的代价又是痛苦的,短暂美妙的自由之后随之而来的因为遗弃而带来的内疚自责和厌恶感,通过两个家庭、娃娃和女儿的对照映射描绘得极拔群。和母亲的关系,"in creating me she'd seperate herself like pushing a plate away if the food's repulsive” 及两个女儿性格的描写让我感慨对女性挣扎和野心欲望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绘都非常费兰特。OST也极佳。

  • 岑孤云 7小时前 :

    2013-01-24 上臺北打撞球被人消遣回鄉下去吧的言語,惱羞成怒地拿出手槍開槍示威展現最後卑微的自尊。/行這呢久 是不是感覺有淡薄仔累,趕緊找一個無聲的所在,一個會凍喘大氣的所在,緩緩仔躺落來。/羅大佑和林強亮點

  • 南曼辞 0小时前 :

    我们需要更多的女导演,改编更多女作家的作品,拍出更多女性之间的故事。不是被推崇的母亲,不是被美化的情人,是在生活中崩溃,在自我里挣扎,不正常的却活生生的人。

  • 才曼珠 6小时前 :

    年轻时她不负责任,搞婚外情,最后似乎也没获得幸福,女性知识分子在事业与家庭方面的矛盾和出路在哪里?片中有多处隐喻似乎在说这个,包括结尾的幻象,但又没说清楚,在我看来,看得有点糊涂。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